document.write("
由于亚洲多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,2月份国际化工贸易流呈现出远离亚洲的特点。然而,仅仅2个月后,国际化工贸易流又瞄准亚洲,尤其是向东亚和东南亚转移。如今,在全球化学品需求锐减的情况下,化学品贸易商纷纷选择亚洲作为化学品销售地,尽管利润可能非常低,甚至亏损,但化学品贸易商仍然对亚洲趋之若鹜。
之所以出现这个现象,正是因为亚洲国家应对疫情得力,使工业生产缓慢恢复,吸引了国际化学品向此处集中。
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,企业正在加速复工复产。尽管下游市场和国际市场需求仍不算旺盛,但复工复产本身就意味着各种化学品需求是存在的,不至于到欧美那样需求极度萎缩的程度。另外一个有效控制住疫情的亚洲国家是韩国。目前,由于韩国确诊人数增速放缓,该国部分化学品价格正在回升,如双酚A和对二甲苯等都较3月底有一定提升。由于韩国同样是化工强国,该国市场需求的恢复有助于一些欧美货源找到出路。
即便是在疫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日本和新加坡等国,其疫情形势也较欧美乐观许多。相对缓和的疫情使得除一些依赖海外订单的产品外,主要化工生产都在正常进行,并可以弥补一些因国际封锁造成的进口物资短缺。
新加坡疫情目前因境外输入而再度紧张,该国也颁布了更强的社会控制令,但该国基本生产活动并未受到遏制。
现在欧美、非洲、拉美等都受到疫情的极度困扰,并且难以看到终点,情况相对乐观的亚洲自然成了香饽饽。在亚洲,市场还能看见一些希望。